阎连科教授为我校师生作“文学故事的生发源”专题报告
发布时间:18-10-24
10月18日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、鲁迅文学奖、弗朗茨——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先生应邀做客我校名家讲坛,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“文学故事的生发源”的学术报告。
报告中,阎连科首先提出“任何作家都是从一个种子开始”,他将“种子”来源分为生活、想像和书籍三类,并认为应该更为重视“想像”这种来源,也就是与生活能分开关系的一系列要素,如闪念、灵感、梦。随后,阎连科讲解了“种子”成长的区域问题。他认为,跟文学种子的来源相比,文学种子种在哪里、在哪里成长,是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。他将“种子”成长的区域分为7种,分别为现实的区域、想像的区域、第三区域、意识区域(脑空间)、梦空间、虚空间(空白)、图书馆空间(书籍空间)。他表示,如果能找到新的空间,小说就会发生新的变化,小说的“种子”将会产生新的土地,而当代作家的使命之一,就在这里。
讲座结束后,现场师生就“七种空间的高下之分”“如何使第三、四空间与第一、二空间相连接”“对梦境的看法”等问题与阎连科进行了深入交流。
讲座由文学院教授谷鹏飞主持。